人力资源三级专业技能练习题:企业民主管理(5)
1[简答题]
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参考解析:
平等协商作为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形式与作为订立集体合同程序的集体协商行为的含义不同。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主体不同。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经职工选举产生,集体协商的工会代表由工会选派。只有在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才由职工推举产生。
2.目的不同。平等协商的目的在于实现双方的沟通,并不以达成一定的协议为目的;而集体协商则在于订立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3.程序不同。平等协商的程序、时间、形式比较自由,可以议而不决等,而集体协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其周期与订立、变更集体合同的周期相适应。
4.内容不同。平等协商的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而集体协商的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
5.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
6.法律依据不同。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而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等。但是,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仍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平等协商往往成为订立集体合同而进行集体协商的准备阶段。
2[简答题]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
参考解析: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该机构依法享有的、对企业行政生产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咨询、建议或决定的权力。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审议建议权。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审查、咨询和建议。如对生产计划、资金使用、重大技术引进与改造、财务预决算方案等提出意见或建议。通过职代会的审议使企业重大生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2)审议通过权。对企业事关职工切身权利的重大事项,如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相关管理规则等进行审查、讨论,并做出同意或否决的决议,从而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审议决定权。对企业非直接生产经营而是属于职工利益的事项进行审议,并做出决定,交由企业执行。如职工福利事项等。
(4)评议监督权。评议监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并提出奖惩和任免的建议。
(5)推荐选举权。根据企业所有者的决定,民主推荐企业经营者或民主选举经营者。
3[简答题]
简要说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步骤。
参考解析: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调查对象。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
(3)确定调查方法。
(4)确定调查组织。
(5)调查结果分析。
(6)结果反馈。
(7)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4[简答题]
实施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是?
参考解析:
一、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 二、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
三、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四、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增强企业凝聚力。
5[简答题]
简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信息沟通制度。
参考解析:
信息沟通制度包括: 信息沟通是指可解释的信息由发送人传递到接收人的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观念、态度的交流过程,是情报相互交换的过程。
(1)纵向信息沟通:①下向沟通;②上向沟通。
(2)横向信息沟通
(3)建立标准信息载体:①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②汇总报表;③正式通报、组织刊物;④例会制度。
6[简答题]
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
参考解析: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如下: (1)确定调查对象。
(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3)确定调查方法。
1)目标型调查法:①选择法;②正误法;③序数表示法。
2)描述型调查方法。
(4)确定调查组织。
(5)调查结果分析。
(6)结果反馈。
(7)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7[简答题]
简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职权。
参考解析: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组织参与,职工通过组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
2)岗位参与,即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
3)个人参与,即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
4)岗位参与和个人参与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直接形式,而组织参与则是间接形式,其参与管理的广度与深度是其他参与形式所不能比的。
(2)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职权:①审议建议权;②审议通过权;③审议决定权;④评议监督权;⑤推荐选举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