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词:

人力三级基础知识练习题:第三节 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9)

时间:2019-04-11 13:15:12作者:成都人力资源报考条件 来源:人力资源培训网 点击:0次

1[单选题] 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书面格式应符合(  )要求。

A.国际标准

B.标准化工作导则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D.国务院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书面格式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以及其他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编写

2[单选题] 劳动定员标准要素构成不包含(  )。

A.内容

B.概述

C.标准正文

D.补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 1.概述。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便于读者识别标准,了解标准产生的背景、制定修订的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以及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2.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
在一般要素中,包括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 
3.补充。这一部分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

3[单选题] 劳动定员标准表表头一般由以下项目构成:①编码;②序号;③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④人员素质要求;⑤工种或岗位名称;⑥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基本要求;⑦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
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⑤⑦③⑥④

B.②①③⑤⑥⑦④

C.①②⑤③⑥⑦④

D.②①③⑤⑥④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定员标准中采用的表格的表头,一般由以下项目构成。 (1)序号。本表内主栏项目自然形成的顺序号。 
(2)编码。工种岗位的代号,为计算机输入的编码。 
(3)工种或岗位名称。 
(4)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 
(5)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 
(6)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基本要求,同时可规定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 
(7)人员素质要求,如职业标准的等级要求。 
以上项目的选择,应从本行业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正确决定取舍,有时根据需要和文字量的多少,亦可采用分开编排的方式,例如将工种岗位名称及职责范围等项目集合在一起,编排成“工种岗位分类表”,这样将给劳动定额定员表的各个主要项目留出更多空间,用于填写有关内容及要求。

4[多选题] 与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是指与条件,如(  )相同的企业的定额水平,或本企业历史上先进的定额水平相比较。

A.生产技术组织条件

B.生产类型

C.生产方法

D.生产定额

E.生产的产品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与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是指与条件(如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生产类型、生产的产品等)相同的企业的定额水平,或本企业历史上先进的定额水平相比较。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工序定额的比较,但更多的是进行工种、零部件及成台产品定额水平的比较。它的优点是使用起来比较简便,有利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竞赛和评比。它的缺点是适用面比较窄。 故选A,B,E。

5[多选题] 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的优点是(  )。

A.使用起来比较简便

B.有利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竞赛

C.有利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评比

D.有利于进行工序定额的比较

E.适用面比较宽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与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是指与条件(如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生产类型、生产的产品等)相同的企业的定额水平,或本企业历史上先进的定额水平相比较。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工序定额的比较,但更多的是进行工种、零部件及成台产品定额水平的比较。它的优点是使用起来比较简便,有利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竞赛和评比。它的缺点是适用面比较窄。 故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