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干货分享:员工离职成本高出你想象,分析不同工龄员工离职原因,降低离职率!
做HR的都知道,员工离职后并不是再找一个人不补上去就OK了。通常情况下,核心员工离职,从招聘到新员工的融入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包括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
在招聘新员工的过程中,还有超过40%的失败率。员工离职后,从招聘新员工到新员工顺利上手,替换成本是高达离职员工的年薪的150%,如果是核心岗位和管理层离职,代价会更高。另外,一个员工离职会让其他员工也产生离职的想法,那么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是成倍增加。
入职2个月离职和入职2年离职,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工龄、不同层级的员工离职背后的原因包罗万象,要准确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提前做好预案,才能减少离职成本。
1、入职1-2周离职
刚入职不久提出离职,说明新员工看到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包括公司环境、工作氛围、薪资待遇、管理制度、入职培训等等。
HR在新员工入职面谈时,就应该把实际情况讲清楚,这些都是瞒不住的,让新员工能够了解的公司的真实情况,入职以后就不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2、入职3个月离职
工作了3个月离职最主要的原因是和工作本身有关,企业有可能在岗位设置、工作内容、任职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HR要去调查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及时补救,以降低招聘失败率。
3、入职6个月-1年离职
1年内离职的员工,多和直属上级有关。优秀的管理者,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下属的义务和责任,最大限度的去挖掘他们的潜能,了解他们的优势,并让优势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也能让员工体现出他的价值。
管理者也需要接受培训,所以HR不仅要组织员工培训,也要组织管理者学习领导力,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领导力应具备的素质。
4、工作2年离职
入职2年可以算的上是老员工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的喜好等都了解的很清楚了,现在提出离职,一般都是和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HR要善于和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的负面影响和不良情况,并及时回报给上级领导,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会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
5、工作3-5年离职
在这个阶段离职的都是和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关。没有学到新的知识,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升职加薪无望,只有跳槽。
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工作了3-5年员工的价值是最大的,离职带来的损失也是很大的。HR应该调查市场上同行业同岗位同样工作年限薪资待遇情况、职位设计,了解内部员工的心理动态和工作愿景,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
6、工作5年以上离职
在同一家企业工作了5年,说明忍耐力已经很强了。此时离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企业需要给予新的职责,通过创新类的工作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个人与企业发展速度不一致,员工不学习不提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必然被企业冷落。
很多时候,我们说员工离职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钱没给够,一个是没有发展空间。虽然从员工的工作年限能了解到离职的部分原因,但是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HR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预案,遇到特殊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降低离职率,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 【HR证书对比】职称“人力资源”PK技能“人力资源”证书,哪个更适合你?
- 成都的小伙伴赶紧收藏起来:离职后如何自己缴纳社保?附详细流程!
- 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看过来,教你如何避开求职陷进
- @所有成都人,失业后如何自己购买社保,请收藏好这份指南!
- 2022年二季度四川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稀缺!
- 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疑问,来看看官方是怎么回答的?
- 职场中如何与不喜欢的同事共事?这几招或许可以帮助你!
- 如果用这三个理由和老板谈加薪,不但不会涨薪还可能会被“炒鱿鱼”!
- 又到年底了,HR的工作重心要调整,应该以这四项内容为主!
- 关于工资的这些“坑”,HR一定要注意!
- 你敢裸辞吗?只要做好这几点,裸辞也没有那么可怕!
- 遇到劳动仲裁怎么办?HR只要掌握这几点,就能轻松应对!

- 四川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度技能提升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
- 建议收藏:成都2023年最新社保缴费标准公布!
- 今日起,人社部施行资格证书管理新规范,赶紧来了解一下!
- 202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有什么区别?
- 好消息!好消息!四川省职业技能补贴申领通道开通啦!来看看申领流程!
- 国办发文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计划考证的小伙伴有机会申领职业技能补贴啦!
- 2023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请收藏:成都生育津贴领取指南!
- 转发《关于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有关事项的通告》
- 成都市技能人才来蓉入户认证经办服务规程(办事指南)
- @企业@高校毕业生,有这些补贴可领,建议收藏保存!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真的无法解除,解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